导航菜单
首页 >  085400 电子信息学科 2020 级非全日制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 2020级 电子信息(085400)学历学位生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0级 电子信息(085400)学历学位生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简介

同济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由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学院)、软件学院共同承担。该学位点共设置7个方向,包括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软件工程, 农业工程,以及面向中德合作的电子信息方向。

电信学院和软件学院共设有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5个一级学科。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博士生导师120名、硕士生导师166名。 学位点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设有“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85”嵌入式系统平台(II类)、“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分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智能机器人、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五个创新基地,及曙光、大唐、腾讯、IBM、Microsoft、Nokia、Intel、Oracle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实训中心。本学位点还拥有大批企业导师,来自华为、中兴通讯、SAP、谷歌、Apple、微软、EMC等业界知名企业,常年参与指导硕士研究生,并与电信学院和软件学院多个研究团队保持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

本类别授予电子信息硕士学位。

二、培养定位及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单位应在满足国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明晰培养定位,突出培养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研究方向

本学位点下设7个研究方向:

1. 电子与通信工程

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工程技术,主要设四个研究子方向,包括:车联网无线通信与信息处理,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理论和技术、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系统、光纤通信和传感技术与系统。

2. 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研究领域及子方向包括:物理电子学,含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新型光电子器件研发;电路与系统,含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及EDA技术,SOC方法和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含新型半导体器件和VLSI可靠性, 集成电路系统芯片设计与高密度集成技术,以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含天线理论与设计,微波电路设计,无线通信信道建模与特征分析。

3.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具体分为六个研究子方向,分别是:先进过程控制、.智能控制、运动控制、智能检测技术与装置、工厂综合自动化、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

4.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以国际计算机领域发展前沿为指引,以国家与地方需求为指南,通过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协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 “认知互联网”学科建设定位,下设五个子方向: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感知与嵌入式系统、认知与智能计算、仿真与多媒体处理。

软件工程

以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专业设立了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软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与软件、软件与网络通信、软件与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研究子方向。

6.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智慧设施农业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以及农村区域环境治理与农村能源绿色技术研究。智慧设施农业主要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设施智慧控制系统以及基于设施农作物生长发育特性的智慧监管控一体化技术;农村绿色环境主要研究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基于多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农村社区能源综合供给。

7. 电子信息(中德学院)

由同济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培养,设控制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两个子方向。

  

四、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1. 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

2.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五、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

1. 课程学习是工程类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需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

2. 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和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3.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4. 以多种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来保证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1)学生就读期间应深度参与导师组承担的工程类、实践类的科研项目、技术开发项目、工程服务项目等,系统地接受工程伦理、研发项目管理、技术转化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制定和实践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具有深厚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深度参与指导学生,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做好质量把控;3)在学位标准达成方面,重视学生所获得的工程实践成果的比重,对成果的多种表现形式、特征以及价值体现进行系统量化,形成综合全面的成果评价体系;4)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需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和阶段中,在开题、中期、预答辩、论文评审等多环节,增加体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实际效果、评价的内容。

学位点各研究领域积极推进和扩大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数量、提升质量,充分挖掘企业导师。将企业导师以多种灵活机制融入指导体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和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与之展开合作与写作,加强工程型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积极建立实体的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5.为保证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本学位点采取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方式,旨在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工程实践融合的能力指导。导师组由来自学位点的专职导师,来自企业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工程师,以及产业界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称为行业导师)组成。学校导师重点指导课程学习,企业导师重点指导工程实践,校区导师共同指导学位论文。企业导师和行业导师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其中包括不限于(1)专业学位课、选修课授课;(2)工程实践项目的选择与启动;(3)复杂工程问题的挖掘与解决方案研讨;(4)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答辩;(5)中期答辩;(6)学位论文预答辩;(7)学位论文的正式答辩。

六、学分要求

全日制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总学分应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10学分(研究生学术为规范1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同济高等讲堂2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中期综合考核0学分)。

课程类别

学分

百分比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7

20.59%

专业学位课

9

26.47%

非学位课

8

23.53%

必修环节

10

29.41%

补修课

0

0.0%

总计

34

100%

七、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是否必修

分组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2020578

工程伦理学

2.0

36

春秋季

22600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

春秋季

政治课

2900006

中国概况

3.0

54

春秋季

仅限留学生、港澳台学生修读

2090044

第一外国语(法语)(中法班)

3.0

780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

中法班

2090268

第一外国语(德语)

3.0

72

春秋季

2090270

第一外国语(日语)

3.0

72

春秋季

2090272

第一外国语(俄语)

3.0

72

春秋季

2090273

第一外国语(法语)

3.0

72

春秋季

2090305

英语学术文献阅读与翻译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选2

2090306

学术英语写作 II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选2

2090307

中国文化英语概论II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选2

2090308

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 II

1.5

36

春秋季

第一外国语(英语)4选2

2130297

第一外国语(德语)1

1.5

144

秋季

中德项目必修

2130298

第一外国语(德语)2

1.5

144

春季

中德项目必修

2300001

第一外国语(汉语)

3.0

72

春秋季

仅限留学生修读

专业学位课

1080085

计算技术前沿

2.0

36

秋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1080086

计算机数学基础

4.0

72

秋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20002440000

高级数字信号处理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047

算法设计技术

3.0

54

春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2080079

线性系统理论

3.0

54

秋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116

半导体器件及其工艺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123

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

3.0

54

春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148

系统集成芯片设计

3.0

54

春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293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3.0

54

春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20

通信网体系与协议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321

宽带无线通信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341

现代信号处理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44

高等电路理论

3.0

54

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63

专业外语(控制工程)

2.0

36

春秋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364

专业外语(集成电路工程)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66

专业外语(电子与通信工程)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370

农业工程及研究方法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371

农业生态学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372

农业环境工程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382

专业外语(计算机技术)

2.0

36

春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2080387

模式识别

3.0

54

秋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389

高级工程电磁学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96

设施农业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397

生物质能源工程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415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3.0

54

秋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418

农业工程学科进展及趋势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426

系统辨识与智能控制

3.0

54

春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427

高级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理论

3.0

54

春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428

凸优化理论与应用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430

现代信息理论与应用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433

智能数据处理及应用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435

现代信号处理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非学位课

1080096

机器学习理论与应用

3.0

54

秋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1080098

多媒体理论与技术

2.0

36

春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20002440001

物联网应用与数据分析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002440002

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理论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002440004

量子光学

4.0

72

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020

智能化仪表

2.0

36

秋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027

分布式系统

3.0

54

秋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2080042

嵌入式系统

2.0

36

春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2080050

图像处理

3.0

54

春季

方向: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2080063

非线性控制系统

2.0

36

春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124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

3.0

54

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214

机器视觉

2.0

36

春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311

机器人控制与自主系统

2.0

36

春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80333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原理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338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0

54

春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42

计算机系统结构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7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390

天线理论与技术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91

高级图像处理

2.0

36

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398

农业工程测量与控制

2.0

36

春秋季

方向:农业工程

2080416

车联网通信与信息处理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422

计算机控制系统

3.0

54

春季

中意班

2080423

智能传感器网络

2.0

36

春秋季

中意班

2080425

电波传播特征分析

2.0

36

春秋季

方向: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工程

2080432

现代编码理论

2.0

36

春季

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2080434

智能制造理念、系统与建模方法

2.0

36

秋季

方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

2090269

第二外国语(德语)

2.0

36

春秋季

2090271

第二外国语(日语)

2.0

36

春秋季

2102001

矩阵论

3.0

54

秋季

2102002

数值分析

3.0

54

春秋季

2102003

随机过程

3.0

54

春季

2102007

最优化方法

2.0

36

春季

2900001

健身

1.0

36

春秋季

必修环节

2900002

论文选题

1.0

0

春秋季

2900007

全日制专业实践

6.0

0

春秋季

2900011

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

1.0

0

春秋季

2900012

同济高等讲堂

2.0

36

春秋季

2900013

中期考核

0.0

0

春秋季

补修课

八、专业实践

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就读期间,要求通过专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经验。专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的时间参考本方案第五.2项规定,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1)在企业中实习实践;(2)在校内课题组从事与产业界相关的研发项目研究工作;(3)在校外研究机构从事与研究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课题相关的工作。

专业实践的主要任务包含:(1)学习如何基于企业实际需求,提炼和总结工程问题;(2)应用理论知识,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度了解,寻找理论依据,基于对文献和已有方法的分析,拟定解决方案,论证方法的可行性;(3)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解决方案,验证方案的有效性;(4)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并以多种形式固化研究成果。

专业实践的考核基于如下目标的高质量达成(满足其一):(1)完整陈述专业实践全过程的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1.5万字,需包括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方案的实现与功能、性能验证等必要部分;(2)基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撰写的科技论文,经过同行评议,正式发表;(3)基于问题解决方案撰写的专利申请文档,已正式提交申请,并在中国专利局网站公开;(4)基于问题解决方案的软件著作权登记,以获得正式的著作权登记号;(5)基于解决方案提炼而成的标准提案,已提交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并获得提案正式编号,并已在标准化组织网站上公开;(6)其他成果,如:自主研发的芯片;自主研发并已经过评审的新设备原型系统。

九、学位论文

1.选题应来源于电子信息类相关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由各类别或类别指定领域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一般不迟于第三学期完成;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若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召开选题报告会。论文选题第一次不通过者,可在3个月后申请重新进行选题报告会。

2.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充分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位论文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3.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留学生可用英语或用事先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批准的其他语种撰写学位论文,且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详细汉语摘要。

4.中期综合考核: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综合考核由类别或类别指定领域根据学校要求的时间集中组织。全日制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迟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完成。非全日制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至少在学制到期前6个月完成中期考核。中期综合考核第一次不通过者,可在6个月后申请再次考核。

十、论文评审与答辩

1. 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须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须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专家参加。

4.盲审: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5.答辩: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组织、答辩审批、答辩过程,以及提前答辩和延期答辩的规定请参见《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同济研【2018】35号)。

6. 涉密论文: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与涉密学位论文管理规定》(同济研【2018】65号)执行。

十一、成果要求

成果类型

具体要求

工程实践

详见本方案第七项“专业实践”内容。

论文发表

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不含共同第一作者),且申请人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至少在相关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发明专利

已提交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获得“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成果获奖

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有申请者个人获奖证书,获奖单位署名同济大学)

备注

1)对所有方向,“工程实践”类成果为必选项;

2)“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方向对“论文发表”,“发明专利”和“成果获奖”无硬性要求;

3)除“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工程”以外的其他方向(全日制)在满足“工程实践”以外,还需满足论文发表”,“发明专利”和“成果获奖”中之一。

4)对“农业工程”方向的学生而言,成果“工程实践”可包含农业界中的工程实践。

5)对所有方向,非全日制学生在“论文发表”,“发明专利”和“成果获奖”方面无硬性要求。

十二、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

十三、退出机制

1. 在学期间累计多于三门(含三门)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退学处理。

2. 学制内论文选题或中期综合考核两次不通过者,视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处理;学制内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予以退学处理。

十四、备注

1. 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入学后前3学期,必修环节中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同济高等讲堂或专业讲座(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中期综合考核前完成;专业实践必须在答辩前完成。 

2. 学位论文选题和中期综合考核相距时间不少于2个月,中期综合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相距时间不少于6个月。

3. 同济高等讲堂是指由研究生院、各学院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中期综合考核前听取不少于16次的纳入同济高等讲堂管理的学术讲座,并将心得体会录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4. 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讲座由各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认定。

负责人:尹学锋录入人:张云霞

相关推荐: